ad1

小小茶村,融合了“产学研用”

近年来,“产学研用”深度融合的模式在各行业中备受瞩目,然而这一现象多局限于高端产业领域,尚未充分延伸至基层乡村。为了推动科技成果在乡村基层转化与应用,贵州省兴义...

近年来,“产学研用”深度融合的模式在各行业中备受瞩目,然而这一现象多局限于高端产业领域,尚未充分延伸至基层乡村。为了推动科技成果在乡村基层转化与应用,贵州省兴义市七舍镇革上村以自然环境为依托,创新茶产业发展思路,利用非遗传承与科研赋能带动产业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提高村民收入。

革上村茶园

革上村是七舍镇辖区内的一个自然村寨,位于雄武和白碗窑等重要矿区通往兴义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位置,地处典型的喀斯特高海拔地区,自然资源丰富,树龄百年以上的挂牌保护古茶树156棵。在革上村第一书记王清斌的带领下,记者来到村里的一间“古树茶研究室”,革上村黄茶研制第四代传人宋加兴说:“将传统制茶工艺贡献于科技生产,重要的是要将匠心融于现代技术。要善于‘观天象’,也就是对温度与湿度细腻的把控在制茶过程中至关重要。手工茶的制作我们不戴手套,不戴口罩,就是为了更直接地感知茶叶的状态。在车间里面,要效仿到手工茶,就是把细致的研制工艺形成生产标准。”

革上村黄茶研制第四代传人宋加兴

革上村第一书记王清斌介绍,革上村是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,拥有156棵树龄百年以上的挂牌保护古茶树。依托这一优势,革上村积极创新茶产业发展思路,结合乡村振兴,大力发展古茶产业。据悉,该村在2022年3月购买11000余株古茶苗种植120余亩茶园,结合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,争取资金购买古茶苗种植500亩。

革上村第一书记王清斌

为了更好地将古法制茶融入生产,解决技术难题,革上村邀请农业专家对茶叶从业者进行种植技术、采茶技术、茶叶加工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,与贵州大学茶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,研究和保护古茶品种,进行育苗研究。

革上村古树

“贵州大学与在我们这里建立了博士工作站,每年博士团队深入茶园,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,针对每期种植与加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,并将优良品种应用于下期种植。”王清斌告诉记者。

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是革上村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,然而,乡村振兴根本上还是要落实到村民增收。

黔西南州华曦生态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刚灿介绍,2007年通过政府协调、租用兴义市七舍镇革上村白龙山集体及农户荒坡地4000余亩。依托当地党委政府与研究团队共同协助,通过三年时间,开荒种植高山生态无性系茶叶2600余亩,带动当地农户新植茶园1万余亩。采用为农户代加工、代储存、联动销售的模式,增加农户收益,让农户不但在茶青环节有稳定收益,在销售环节上还能增加收益。

工厂化制茶

“农户自家的茶青春茶青、市场价30元/斤、利润只有10元/斤。通过模式改良与产业升级,原料成本120元/斤、加工费20元/斤(干茶)、综合成本140元/斤、春茶正常市场价200一240元/斤,除去综合其他费用外,每斤净利润有60一80元/的增收收益。”李刚灿告诉记者。

古树茶

在茶叶销售方面,第一书记王清斌向记者介绍了“前店后厂”的茶叶外销模式。王清斌说:“一些村民以夫妻店的形式经营,既能制茶又能卖茶,以降低成本并解决留守人员问题。这些店铺集中后将自然形成茶青和茶干的交易市场,外来客户可通过研发基地对接标准茶的生产,形成抱团发展模式。”

黔西南州舍上茗香茶业负责人、农民刘正武告诉记者:“因为我们也需要工人生产茶叶,包括像茶园管理的人手,每天给他们150到200块钱。”

王清斌表示,未来,革上村将继续创新茶产业发展思路,建立古茶复壮研究工作室,进一步与贵州农科院、贵州大学茶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,研究和保护古茶品种,进行育苗研究。建设古茶育苗种植基地,按照区域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、良种化的要求,坚持发展和改造并举,强化茶园基础设施建设,全面提升茶园基地生产能力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图文CHANNEL NEWS
12月22日晚,vivo发布了新一代S16系列手机,其中超大杯S16Pr...
日前,哈趣K1Pro投影仪正式发布,售价1599元,具备1000ANSI...
日前,小米发布了首款万兆路由器,售价1799元,不仅拥有企业级处理器,还...
日前,威刚发布UE800512GBU盘,容量为512G,符合USB3.2...